导报记者 王伟 济南报道
16日,山东省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山东舒朗服装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民接受了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他对互联网冲击下传统服装行业的国际化路径及突围策略进行了阐释,并对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经济导报:你如何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出的资本市场改革的信号?今后舒朗在上市融资方面有什么打算?
吴健民:企业要发展,在融资理念方面必须是多元化的。三中全会释放出了改革信号,今后企业上市有望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是大家关注的。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认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实现公平。也就是说,让市场去选择哪些企业值得投资,哪些企业不值得投资,用市场去解读企业的“健康”状况。
在上市方面,我们尝试过一次,但没有成功,今后还准备继续申请上市。
经济导报:去年以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消费低迷、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服装制造业感到阵阵寒意。在当前形势下,服装品牌建设之路面临哪些困难?怎样突围?
吴健民: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品牌的打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和梳理。面对新的消费需求,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从以产定销、以销定产方面考量,而是需要巧妙运用信息,在情感化、个性化服务及渠道模式、创意点等方面寻求突破。
经济导报:舒朗是如何打造品牌国际化战略的?
吴健民:舒朗创立10多年了,从创立之初,在人才引进和面料等原材料选择上,就一直秉承国际化理念。如今,舒朗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变得更加清晰。去年下半年,我们在美国纽约成立了贸易中心和研发中心。在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也已设立分部。
尽管我们此前在欧洲等地已设立不少研发中心,但国际化的影响都不及纽约中心。因为纽约既是世界时尚业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服装消费的最大平台,它汇集整合了全球时尚的力量。服装产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大势所趋。
经济导报:在渠道建设方面,很多企业因特许加盟导致风险失控。舒朗没有走特许加盟、地区代理等常规的市场路线,而是选择了强化自营、弱化代理的市场营销战略。这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吗?
吴健民:舒朗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是自营,已经习惯了,目前在全国的自营店已达1000多家。选择自营路线除了风险控制的考虑,也有历史原因。虽然有好处,但在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自营也面临一些经营风险,我们也在考虑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营销渠道,以寻求更合理的营销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人都无法阻止互联网的深入。我们的电商平台已运转4年,为强化电商渠道营销能力,今后还将酝酿打造专门针对电商平台的子品牌。
作者:王伟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