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号,中国财经媒体领导者《21世纪经济报道》、浦发银行联合主办,复华资产首席赞助的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论坛:“理性与繁荣--资管发展新动力”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献上了一席“资管饕餮盛宴”!
资管大佬热议未来机遇:
朱玉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行长
李志磊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
瞿秋平 海通证券总裁
穆 矢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
张华宇 光大银行副行长
万 放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孟宪萌 北京复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玉辰:“大资管时代商银行转型的5个思路”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泛金融角度看,金融服务越来越走向大融合,以往泾渭分明的各个金融子行业,如今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呈现出跨界经营的新局面。金融机构纷纷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借助跨界经营和互联网手段,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服务手段越来越丰富、服务对象越来越多、专业性越来越强,提高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品质,普惠了社会大众。”
商业银行应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首先,商业银行应该从单一的资金中介更多的向中国化经营金融服务转变。
其次,银行应该从重资产经营向轻资产经营的转变。以往,银行过于比拼表内资产,风险资产与信贷规模快速扩张。资本金补充难以跟上,银行永远是一个恶虎,填不饱肚子。如今投资银行、金融资产业务、支付结算与代客代理等轻资产业务的营业收入远快于重资产业务的收入增长。
第三,银行从资产持有型向资产交易型转变。
当前,通过资产证券化,场内外自营投资,理财资金对接项目融资等业务,银行可以在规模存量不变的情况下面,扩大收入来源,既有利于银行将风险分散转移出去,又满足了其他投资者投资的意愿
第四,银行应从过去依赖货币市场,更多的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两手抓转变。第五,银行从融资为主,更多的向融资与融智相结合转变。
李志磊:“银行业资产管理的发展与未来”
未来整体资管行业的发展和努力方向:
一是要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产品销售为主,逐渐过渡到为客户提供财务规划与资产配置方案的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服务。
二是进一步提升产品创设,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资产管理比拼的是投资研究能力,平衡有效风险的管理能力,金融工具创设的能力,这也是一家资产管理机构和竞争力所在。
三是针对这种客户方,要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培养壮大机构投资者。对于个人客户,要鼓励他主动改变资管习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全球范围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是资管行业当中的重要参与者,可以提供一揽子资管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包括这种国际上面摩根大通、德意志、瑞银等等。
瞿秋平:“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券商资管定位”
资产行业管理发展趋势:一个是监管趋严,第二个发展趋势是电子化交易这个趋势越来越显著。
资产管理市场未来增长动力:
1、养老金制度的日益完善
2、金融脱媒与金融自由化
3、金融工具层出不穷
4、监管环境的改善
5、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
6、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券商投资范围可通过不同结合理财实行交易所、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PE、房地产等不同市场领域的全面覆盖。还有券商的突破口可以在打破原有市场界限进行风险分配,期现改变,券商资产管理的投资门槛降低,进一步吸收中小个人投资者,以丰富结合理财客户结构。
穆矢:“向市场化投资转型,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本质”
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转变方向:
一是从固定收益投资向净值化组合投资转变。固定收益型和类固定收益型投资是市场上面银行理财产品的主体,但现在开放净值产品实现的也越来越多了。
二是向主动投资组合的管理转化,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三是需要由单一投资收益服务的这种情况向综合化的市场增值服务的转化。
四是银行内部也需要把现在理财的部门化管理模式,这个组织架构向市场化的组织架构和激励的机制来转化
张华宇:资管进入“钻石”十年,加强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银行资产管理需要加强建设的四方面:
一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管、投行,强化基础资产的金融产品创设和转化能力,把资产管理与投资和企业不同层次的、不同阶段的基本经营活动密切结合,在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资管引入长期优质资产。
二是在传统金融市场领域,特别是加强衍生交易与量化投资的能力。
三是要借助更加专业的信用风险评级和量化对冲策略等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收益投资专业能力。
四是银行资管提升自己投资管理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外部市场建设的支持,包括允许银行设立独立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商业银行法的修改等,使银行资管有更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来稳定留住优秀的管理团队。
万放:“保险资金未来资产管理方向: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保险目前的发展,我们因为开放了保险的另类,很多人非常担心保险的另类和我们平时提到的比如说信托、基金子公司之间有什么差异,是不是增加很大的风险,最核心的想给大家报告:
第一保险开发的另类,由于保监会监管的限定,我们的交易对手基本上是大型的国有企业或者大型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完全可控。
第二在于保险另类的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风险是可控的。
保险资管的优势与未来方向:
第一个方面,必须熟悉各类资金的复杂的特性。
第二必须熟悉中长
期的,这也是保险资管特别培养了团队,中长期宏观经济地判断以及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
第三必须具备各种品种的构建和信评风控的能力。
第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备量身定做各类的投资和风险的解决方案,为我们的委托人,不同的委托人。
孟宪萌:“大资管时代下的私人银行”
当下经济下行,杠杆效应改变资产管理行业的格局、互联网金融来袭、保险跑步进场、私人银行则应该实现从产品的销售向全权的资产托管过渡。他
认为私人银行的概念,包括家族财富、家族办公室,在近期,近一年、两年是非常火的概念。私人银行的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全球大类资产配置、全市场采购能
力,让实现从产品的销售向全权的资产托管过渡,是整个资管行业共同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此外,他认为中国的私人银行还应该具备更多高净值客户,创造更多财
富,打造更多倾向投资收益类的产品,实现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目标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以上内容摘自嘉宾发言速记,未经本人核实。)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