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产管理 >> 正文

国有沉默版权资产数量庞大 管理面难题

发布时间:2012-06-05 14:22:22  来源:新华08网  
新闻导读: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导致多年积累的版权出现权属不清、资源难盘活等问题,成为制约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调研了解到,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导致多年积累的版权出现权属不清、资源难盘活等问题,成为制约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较为薄弱的现状,应尽快摸清国有文化企业存量版权资产规模,并建立版权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扶持版权交易市场,引导国有文化企业切实开发利用好版权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量版权作品成“沉默”资产

据了解,全国共有国有文化企业9000多家,账面资产规模近1.4万亿元,但其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由于版权形式特殊,价值难以确定,国有文化企业大量版权没有被认定为资产,处于长期闲置和未开发状态。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国有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大多把版权资源当成历史资料简单保存,多年积累的版权成为“压箱底”的“沉默”资产。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社长张晓敏说,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国有文化企业往往都拥有丰厚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版权资源。仅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旗下的一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就拥有民国至今约8千余种连环画中约60%的版权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说,文化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并没有将包括版权在内的无形资产纳入其中,这部分资产往往被忽视。作为一家老字号国有文化企业,公司拥有13万金属母版,4.5万多条录音母带,这些是企业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黎鹤说,国有文化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意识普遍不强,不少企业对版权的管理停留在资料保存的阶段,珠影集团也积累了很多“压箱底”的作品。根据近期的梳理,有故事片300多部,纪录片500多部,集团下属的白天鹅音像出版社有歌曲1万多首,下属的乐团有歌曲和节目几千部,还有很多没有拍过的剧本,版权存量丰富。

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殷秩松认为,长期以来,国有文化企业的版权资产都不被重视,多数企业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缺乏版权资产管理导致大量国有版权闲置,阻碍了这些企业依托优势版权资源运营进一步做大做强。

--版权资产缺乏规范管理引发多重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版权资产作为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一直以来都缺乏规范管理,引发了多方面问题。

一是版权权属不清。由于很多企业缺乏对版权资产的清晰记录,经年累月后,版权资产的权利状况模糊和混乱,甚至连资产的介质都已遗失或损坏。

周建潮说,中唱公司有很多作品只能凭借当年出版的封套或母版来证明自己是版权拥有者,此外拿不出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件。还有一些作品,当时署的是艺名或是集体创作,版权也不好认定。类似的版权不清的情况,在现有13万母版中至少占70%。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媒资中心主任赵晖说,南方传媒集团多年来积累的节目资源量庞大,仅集团下属的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和广东电台就有36万余小时的视音频资料。但很多资料历史久远,从制作或购买之初就没有建立相关的版权档案,造成大量的节目版权信息模糊不清,目前基本确定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资料有10万余小时。

二是开发面临风险。由于缺乏版权资产管理,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风险,造成资源无法盘活,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

周建潮说,版权不清导致很多作品在市场化时遇到困难。比如著作权法规定要有表演者的许可才能进行授权,但是中唱公司有不少作品已经找不到表演者,又没有办法补齐各种文件,导致作品开发难度大。

分享到:
上一篇:摩根资产管理:亚洲下半... 下一篇: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1.8...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