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筹集,而新生代企业家有强大的家族财力支撑,因此,他们在创业初期,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项目本身的策划和运作。62%的新生代企业家表示在创业初期接受了来自家族的天使投资。
另一方面,新生代企业家热爱资本市场,在家族企业上市问题上倾向明显。50%的新生代企业家认为家族企业应该上市,只有9%的新生代企业家认为家族企业上市应该视情况而定。白皮书认为,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家族企业中金融资产最容易传承,而家族企业中,创始人的创业精神和创始人的社会资本这类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既难以量化,又难以传承。另一方面,调研数据也显示,新生代企业家在家族企业管理中的窘境也是一半受访者希望企业上市的原因之一,因为上市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市场化改造的过程,可以让企业建立更正规的管理体系,聘请高级管理精英人才取代思想相对固化的“老臣”。
聂俊峰指出,创业的积极性高并不等于创投的积极性高,并非所有家族企业都以金融投资、资产管理、股权并购或者以LP作为自己的主业。“新生代企业家一方面需要警惕当下已估值虚高的PE,少看些由PPT引发的A轮、B轮估值;另一方面要把创投资本专注于家族主业的升级迭代、打造护城河和助推器。”聂俊峰说。
新生代企业家组织内部没有共同目标,组织同质化成为共性问题
白皮书也发现,虽然新生代企业家的接班意愿强烈,但伴随而来的是心理压力增大。近六成(58%)新生代企业家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和接班问题。
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是新生代企业家加入组织的最初诉求。综合两年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新生代企业家对于社团和组织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平均每人参加了2.11个社团或组织。但2017年调研显示,超过三成(32%)的新生代企业家对新生代企业家组织中“没有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这一现象最为不满。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新生代企业家组织都设立了组织愿景,使用最多的词语是“成长、接班、青年、企业、创业、创新”,而这些组织愿景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同质化”成为组织的共性问题。新生代企业家组织如何能为成员提供学习发展的平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王立鹏认为,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民营企业家积聚财富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对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在他们的创业奋斗历史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想的都是如何实现对“昨天”的改变、对“今天”的塑造,甚至还有对“明天”的向往。至于对“后天”的安排,这已超出了多数一代创业家的知识结构。
“一代企业家们无法避开交接班且需要解决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意味着,二代企业家必须和一代不同,他们需要从‘想百倍’到‘想百年’,需要学会兼顾传承甚至围绕传承来制定策略、配置资源、优化决策。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想通过调研的方式窥探一二。”王立鹏说。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