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4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律失常学组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心力衰竭学术年会暨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心律失常学组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医师参加会议。在会上,国家自主创新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凭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中表现出的杰出疗效,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23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杨杰孚教授、湖南省卫计委龙开超副主任为大会致欢迎辞。随后,专家及领导们共同按下启动球,正式开启“湖南省心血管病防治新知识、新技术走基层活动”。
在开幕式后的专题讲座环节中,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朱伟曦教授等心血管病专家在专题讲座中对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前沿研究成果作出了回顾与展望。
在23日下午及24日的九大分论坛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李新立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王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马爱群教授等专家发表了学术报告。报告运用了专题报告、病例研讨、手术演示等多种展现形式,介绍了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多个热点话题。其中多名专家都对治疗慢性心衰的通络中药芪苈强心胶囊给予高度评价。
芪苈强心胶囊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自主产权的创新中药,也是国家973计划“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药物之一。项目组专家通过循证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被《自然评述·心血管》(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影响因子14.299)、《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影响因子19.896)、《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影响因子13.965)杂志收录,芪苈强心胶囊成为《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唯一推荐的复方中药、《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的首选中成药,为临床重大疾病防治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
《中国扩张型心肌病指南简介》
廖教授在报告中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症状、影像检查、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国内最新研究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小样本临床试验中,口服芪苈强心胶囊(3粒/次,3次/日),长期治疗出现症状时间3个月以内的DCM患者时,产生良好的抗炎症效应和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的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变化较安慰剂组更为明显,患者的NT-proBNP水平也明显降低,患者的一年全因死亡率也比安慰剂组降低了2.2%。相信在未来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中,芪苈强心胶囊会有更佳的表现。
南京医科大学李新立教授
《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的循证证据》
李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他表示,我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研究,对慢性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或安慰剂,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进一步降低NT-proBNP,在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LVEF、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方面亦优于安慰剂组。芪苈强心的作用得到临床研究证实,该药物还被写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我们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芪苈强心方的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7篇,影响因子>5分有3篇,明确了芪苈强心可通过上调PPAR γ改善心肌肥厚、延缓心室重构治疗心衰;明确了芪苈强心可通过上调PGC1-α改善线粒体生物合成及能量代谢治疗心衰;研究还发现应用芪苈强心避免了因单纯PPARγ激活而导致水肿和液体潴留可能恶化心功能的不良反应。
“芪苈强心方防治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获得2017年度医学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通过芪苈强心方药队贡献度研究,进一步探究芪苈强心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合成及能量代谢的下游分子机制,明确芪苈强心上调PPARγ和PGC1-α发挥作用的组方机理,阐明芪苈强心防治心衰的靶点,为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
《慢性心衰治疗的四重奏》
杨教授指出,通常认为慢性心衰是治疗过程中的终点,其实,如果能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前提下,充分避免各种诱发心衰至心衰加重的诱因的同时,综合应用心理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介入治疗心衰治疗的“四重奏”,完全可以让慢性心衰成为一个新的起点,使心衰患者延年益寿。他自己86岁的母亲就是一名心衰患者,目前正在服用芪苈强心胶囊(2粒/次,2次/日),这一创新中药不仅能降低NT-proBNP,还能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LVEF、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是真实可靠的。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王江教授
《能量代谢与心力衰竭》
王教授表示,近年来医学界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发现任何减少能量消耗的心力衰竭疗法均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中药芪苈强心胶囊经研究证实:具有改善糖脂代谢转运受体表达;改善β-氧化与三羧酸循环;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和氧化呼吸链功能;提高心肌组织腺苷酸池及能荷值的作用,能够改善心衰能量代谢模式,可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
《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及进展》
李教授强调,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不同,关键就在于逆转或改善心肌损伤的根本原因——缺血,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血运重建在阻止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怪圈”进程中的角色不重视。他还指出,新的研究数据显示NT-proBNP筛查和早期干预也许可以预防心衰。对于研究结果发表在JACC上的芪苈强心胶囊,李教授认为其研究对象为冠心病引发的心力衰竭患者,显然属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范畴,而且有报道称芪苈强心胶囊对改善心肌纤维化也有作用,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马爱群教授
《精准医学在心力衰竭诊疗中的地位》
马教授在报告中回顾了自己参与的关于芪苈强心胶囊的几大重要研究。他说,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衰时心肌及代谢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证实,该药能改善心脏再建及血流动力学,下降心衰定量标志物BNP,而且优于常用西药倍他乐克,可有效延缓心室重构,增加能量供给。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循证研究结果则证实其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与会专家认为,在大量基础研究与临床循证研究成果的支持下,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已经获得了各级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广大心衰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获益。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