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风险管理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发布时间:2017-12-04 15:03:10  来源:  作者:
新闻导读: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企事业单位中,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不得到重视。在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财务风险可以有效地防范和解决单位内部的财务问题,降低其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

来源:注册风险管理师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企事业单位中,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不得到重视。在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财务风险可以有效地防范和解决单位内部的财务问题,降低其出现财务风险的概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简述

 

1.1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体现了一定的概率和可能性,是指受到来自企业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在经济活动中收获的实际利润与预期利润发生偏离,实际支出与预期支出出现偏离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普遍存在于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企事业单位中,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并不受重视。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状况,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缺失与漏洞。行政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的国有组织,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单位内部的财务问题。

 

1.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2.1筹资领域的财务风险财政拨款、上级单位拨款、合理的经营所得和收入是构成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筹资方式。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入相对稳定,但具有很强的依靠性。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进行有效的筹资。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到专项、长期等事业项目上不利于资金的回笼和周转,且这些固定下来的资金成本较高,不利于变现。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其机会成本很高,潜在损失很大。

 

1.2.2投资领域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对外投资的行为,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也是其进行筹资的重要途径。但客观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对外投资之前并未对投资项目进行有效分析,其消耗了巨大的资金投入,同时这种盲目的投资项目缺少确定的回收资金和回收期。更重要的是,盲目对外投资加剧了单位内部的财务风险。

 

1.2.3支出领域的财务风险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项重要财务组成,管理费用、职工福利、折旧费计提等占据了重要部分。总的来说,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支出领域的问题与缺陷最大程度地加剧了其内部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①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详尽的预算制度,资金的使用缺少必要的安排;②支出记录不完善,会计账本上的数据并未体现出真实性;③各部门实行各自的经费预算制度,造成了资金相互挤占的问题。

 

1.2.4管理领域的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高低,这主要是因为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单位内部的控制与管控。其主要体现在:①行政事业性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相关的行为并未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牵引机制不安全,并未做到权利的制衡和监督;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难以胜任工作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对单位内部的财务资料进行统计与处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2.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费预算方式不合理

 

纵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费编制管理体系,其明显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并未建立在未来年度的实际需求上,忽略了客观需要,制定的依据主要是参照上一年度的经费制定情况。某一个部门、某一项安排都可能导致经费超标,挤占其他部门的经费使用,造成严重的后果。(2)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预算方面普遍使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的制定环节却使用的是基数法。这种行为导致了经费使用的效率低,各部门的预算与使用制度不健全,不完整。

 

2.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财务活动产生的,只要资金发生运转就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与隐患。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认为只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制订出详尽的经费预算与使用方案,财务风险就不会产生,这种潜意识的认知是错误的。还有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做到整体的把控与完善,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2.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混乱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应当是与政治权利分离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项目。但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与实际的政治管理相勾连,在利益与权力的驱使下普遍出现了权责不分离的问题。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小范围的群体中被挥霍,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

 

2.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制度不科学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要具备科学性,要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但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制度仅体现了相关统治者的意愿,决策失误案例层出不穷。决策者不懂财务,忽略了实际的经济运行规律,盲目对外投资,由此造成的财务风险十分严重。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3.1注重预算的编制与管理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费安排主要是依靠各部门的预算来决定的,而实际中,各部门的经费预算并未建立在未来年度的实际需求上,忽略了客观需要,制定依据也是参照上一年度的情况。因此,各部门的财务预算在编制、上报、审查与批准、发放环节都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管控与后期复审。另外,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要明细其中的各项经费明细,按照不同的季节、月份、部门进行统计和审查。

 

3.2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督管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因此,有效的财务风险监管要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入手,相互促进。3.2.1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相互制约与审查,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增加内部审计的开展力度,不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将发现的漏洞明确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鼓励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与检举,激发其挥工作热情与积极性。3.2.2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惩处手段,杜绝财务风险行为的出现。简化相关的监督流程,对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监管、审查方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大力提倡社会监督,通过全社会对相关行为进行监督,坚决杜绝违法行为的出现。

 

3.3增强财务风险的意识

 

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存在就会有财务风险的存在,这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基层财务人员具有明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在掌握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制订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单位对外界经济变化的应对能力。

 

3.4不断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财务风险的处理与防范,广大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格外注意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还要开展专家讲座、行业内的交流学习等活动,另外,还要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让其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上一篇:关于跨境支付业务的风险... 下一篇:不懂风险管理,企业总是...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