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美媒称,随着“沪港通”这一里程碑式的股票交易机制的启动,再加上一项允许香港居民无限量兑换人民币的新规开始生效,17日离岸市场的人民币需求强劲。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由于投资者经由香港买入了130亿元人民币的内地股票,离岸市场人民币对中国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溢价有所扩大。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从上14日的低点6.135元人民币兑1美元升至6.1228元人民币兑1美元。
市场参与者称,17日“沪港通”启动首日并未出现人民币短缺或流动性紧张局面,但分析师们表示,预计在本周晚些时候中国国债拍卖结束后可能会出现人民币短缺。
投资者称,因为中国内地市场利率下滑,同时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借贷成本上升,他们计划对本周内地市场的债券发行加以利用,买入中长期国债。
瑞士银行的分析师预计,随着“沪港通”的进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未来几周将小幅走高。
香港上周称,从17日开始取消香港居民每日兑换人民币两万元的额度上限。受此影响,各大银行17日向投资者推出了新的结构产品以便押注人民币。这些产品一直受到认为人民币将走高的富有投资者的欢迎,这些投资者希望能抓住人民币存款的较高收益水平。
比如,星展银行17日就推出一款与离岸人民币关联的双币投资产品,让那些对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有自己看法的投资者增加敞口。渣打银行也提供了一系列新的人民币投资产品。
交易员们说,他们看到一些客户将100万港元到200万港元转换为以人民币计价的定期存款和结构性产品。
:沪港通继续遇冷 港股通投资额度使用不足一成
延伸阅读沪港通继续遇冷 港股通投资额度使用不足一成
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电(记者 李启玮)“沪港通”开通第二日继续遇冷,香港恒生指数18日收盘报收23529.17点,下跌267.91点,跌幅为1.13%,两日累计跌500多点,港股全天成交746.03亿港元,相比上日暴跌10.14%,而南下的港股通额度全天消耗不足一成。
港股18日再呈现高开低走的走势,早晨高开71点后反复回落,收盘报收23529.17点,国企指数报收10426.11点,下跌128.19点,跌幅为1.21%。
其中,恒生分类指数全部疲软,金融分类指数跌1.04%,公用事业分类指数跌1.61%,蓝筹股普遍下挫。A股对H股溢价继续收窄,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下跌0.14%报102点,最受市场关注的港交所下跌2.36%。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表示,两地散户仍然倾向开通后评估形势及实际学习后才会参与,估计要等“沪港通”开通一段日子,运作顺畅以及市况调整,增加投资者兴趣后,成交才会增加。
陈家强重申,“沪港通”长远发展会增加两地市场成交,令香港进一步巩固金融中介角色。
香港招商证券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表示,港股下跌一方面是市场对于“沪港通”开通初期的反应需观察,另一方面是日本经济衰退引起亚洲股市均有波动。他认为,“沪港通”流入香港的资金没有想象的多,但市场无须太过悲观,“沪港通”的概念最吸引的是A股可以自由开放买卖,上海A股未来成为环球市场的焦点。
南北投资方面继续呈现“北热南温”的局面,南下的港股通额度18日消耗不足6亿人民币额度,余额约占每日105亿元人民币额度的93%,北上的沪股通18日余额为81.55亿元人民币,余额约占每日额度的63%。
港股通继续遇冷,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沪港通”南下额度使用率不高,而北上额度则爆满,因为北上投资者以对冲基金为主,投资金额较大,反映国际投资者对内地股市的兴趣,而且较了解内地股市。
刘劲津相信,南下额度主要以散户投资者为主,所以表现较为逊色,但只要投资者更了解香港市场,相信投资动力亦会增加,而且香港的中小型股份市盈率比内地平均低,对内地投资者十分吸引,未来仍然会有增长的空间。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