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离岸业务 >> 正文

自贸区应建立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

发布时间:2013-11-04 10:21:23  来源:上海金融报  作者:陈健
新闻导读:自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至10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已经“满月”。就是不能对境内进行拆借、证券投资等业务,把银行体系中的短期资金流动控制住。

  自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至10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已经“满月”。不过,有关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细则方案尚未出台。

  金融改革是上海自贸区的最大亮点,而离岸金融业务又是这次金融改革的重头戏。那么,在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细则方案中,应该如何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在近日沪上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有专家提出,自贸区应建立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上海自贸区会形成离岸金融交易,将来可能会大大超过在岸金融业务,两类业务管理上的宏观风险把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对自贸区的投资、贸易等活动以及金融活动的展开,尤其是一些大型集团的区域总部在自贸区设立,自然会产生离岸和在岸资金的流动问题,两类业务的渗透也是不可避免。问题是,渗透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该如何看待渗透当中的风险?

  对于渗透的程度,连平指出,应该是有限渗透的离岸金融模式。首先,从自贸区建设的目标来看,不是为了引进资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经济开发区,引进了不少外资,而现在不需要引进这么多外资。现在搞自贸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需要打开一个口子,推动资本向外流出,这是建立自贸区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其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看,再有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境内资产泡沫会被进一步推高,许多潜在风险会进一步发展,如影子银行、平台融资及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等,一旦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开放非常自由的时候,资本可以大规模流出,这时风险就会集中爆发。尤其离岸金融业务中的资金流动相当自由,很容易进行操作,为防止风险就必须实行非常严格的离岸金融制度。第三,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也没有必要让资金大规模流入。过去很多国家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是想获得阶段性利益,如当一国经济状况不好,本币贬值,资本流出时,可以通过离岸金融业务吸引资金流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在中国,现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资本流入压力,所以,未来的离岸金融制度应该是一个有限渗透的模式,这样对中国经济有利,否则自贸区可能成为资本流入的“跳板”。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指出,自贸区金融改革要明确离岸金融的主体,当前人民币海外流通规模很大,是把海外的人民币存量主要集中在上海自贸区,还是同时推动香港或者新加坡,甚至伦敦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任新建认为,推进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离不开监管制度的完善,其中主要是把离岸金融和在岸金融之间的“通道”管好,同时进一步加以规范。

  就加强监管问题,连平认为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对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允许有限的渗透。企业方面,从离岸业务到在岸业务的,应允许从事贸易投资业务,属于融资性质的业务则不能予以方便;非银行金融机构方面,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等,需很好地加以把控,尤其是短期证券投资资金的流入,应加以严控,逐步推进。这块领域若能适度发展,对未来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可兑换将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其次,对于商业银行应严格控制渗透。连平指出,境外资金进入境内,无非采取信贷、同业拆借、债券投资,以及借道外汇市场等形式。例如,信贷有中长期、短期之分,而短期资金流动风险最大,所以要加以严控。未来自贸区内商业银行总行和自贸区分行之间的资金流动应该是基本平衡,流出可以大一些,但不能净流入。此外,就是不能对境内进行拆借、证券投资等业务,把银行体系中的短期资金流动控制住。

上一篇:交行:自贸区内已完成首... 下一篇:卢森堡欲打造离岸人民币...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