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资金管理 >> 正文

百万亿资管市场将迎新一轮洗牌

发布时间:2017-11-26 19:28:00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邵志媛
新闻导读:野蛮生长,对于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显然不合时宜。而资管业最强的声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不仅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能够重塑行业格局

摘要:野蛮生长,对于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显然不合时宜。而资管业最强的声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不仅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能够重塑行业格局。

 

 

记者 邵志媛报道

 

野蛮生长,对于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显然不合时宜。

 

而资管业最强的声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不仅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而且能够重塑行业格局。

 

重塑行业格局

 

据了解,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是《指导意见》中比较“亮眼”的点。

 

《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降低企业杠杆率。

 

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是我国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宏观调控的风险承担者。因此,一方面,银行对各项资管产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驱使其投向国家战略或宏观调控引导方向;另一方面,银行对国家战略或宏观调控的需求比较敏感,能得到政府的信任,可以更容易得到资管产品投入国家战略的机会。”

 

“银行理财经营模式将发生转变,原来的依靠银行隐性背书来扩张理财规模、通过赚取期限利差来获取收入的业务逻辑将发生变化,未来更考验真正的投资管理能力,独立经营、类基金运作、净值型管理、提高权益资产投资、产品长期化等都是可能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利好长期储蓄业务。”中研普华研究员彭碧泳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不过,“银行资管产品投向国家战略发展产业,需要有完善的投资受(收)益权的具体细则,避免银行与国家战略发展产业发生纠纷。此外,银行业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分类,将资管业务和存款业务彻底分离,避免出现刚性兑换。最后,要有完善的政策条文对银行资管产品做出说明,降低银行资管产品投入风险,减少行政耗费。”郭凡礼向记者分析道。

 

智能投顾未来可期

 

此外,智能投顾业务得到了许可,但也应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合理的投资策略和算法模型,充分提示智能投顾算法的缺陷和风险。

 

记者了解到,国内主要的智能投顾企业有三类:独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打造的智能投顾平台;基于互联网公司业务创新的智能投顾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推出的智能化投资服务平台。这其中以证券公司和银行为典型,推出主打智能化投资服务的线上平台。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黎友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及投资理财观念的普及,居民财富逐渐由不动产、储蓄向金融产品投资流动,且在标的配置上也呈现出更为多元的趋势。高净值人群不再满足于自身财富在数字上的单纯增长,而是开始考虑如何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智能投顾的出现,突破传统投顾的简单资产管理模式,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实现多场景多阶段的数据搜集与分析,从而根据投资者未来养老、教育、婚假、休闲等多元投资目标为其提供私人的资产配置方案,满足未来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的升级需求。”

 

另外,智能投顾从201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在国内有良好的条件。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多样化,而目前国内传统顾问面向的对象都是高端客户,很多投资者有理财需求,但未能达到传统顾问的门槛要求,智能投顾能够较好地符合这类投资者的需求;其次,通过近年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人心,投资者愿意通过更为便捷的网络及手机APP进行理财投资;最后,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不断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人们亟须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组合。”彭碧泳分析道。

 

“《指导意见》从业务资质、信息披露、业务调整和终止条件、责任追偿等方面,对智能投顾做出明确要求,并要求对模型参数及资产配置主要逻辑进行报备。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因智能投顾模型算法同质化、数据利用深度欠缺等可能造成的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另一方面,未来开展智能投顾的金融机构,将结束目前缺乏监管、无序发展的现状,持牌经营、规范发展将成为主要方向。而强调信息披露、强化留痕管理、注重投资者数据保护等监管要求,可以有效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规范健康发展。”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

 

不过,在具体的规定中,还是框架性的条文居多,比如为了避免智能投顾可能产生的顺周期性,金融机构还需针对由此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

 

金融生态将重塑

 

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近年来不断攀升。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余额为1.7万亿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总计已达102.1万亿元。

 

而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这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利好。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将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产管理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黎友焕对记者说道。

 

《指导意见》的出台对行业未来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

 

“随着资管业统一监管标准出台,未来资管行业业态可能发生剧变,金融生态将进一步重塑。首先,资管产业发展不复之前的膨胀,开始转变得更有规范;其次,银行理财业务转向净值型,通道机构面临萎缩,公募基金等组织将会获得新的发展环境;最后,规范资金池、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举措,都将颠覆现有资管业态,为资管市场带来新一轮洗牌。”郭凡礼对记者说道。

 

黎友焕表示,《指导意见》是一个覆盖全面的纲领性原则性文件,具体还有待各领域的实施细则。总体上看,对于理财、非标、委外、智能投顾等均有涉及,对这些业务都是认可并规范的态度,有限制也有鼓励,并且还给予了充足的过渡期。另外,《指导意见》紧扣近年涌现的新问题,在资管行业这一新兴领域及时补充了金融安全的微观机制基础,由一行三会和外汇局共同发出,迈出了以监管协同和宏观审慎监管预防风险的新步伐,避免单独依靠货币政策托底,也反映出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会动摇。

 

据了解,新规也为市场预留了一个调整期。《指导意见》设置了一年半的过渡期,为《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按照“新老划断”原则,允许存量产品自然存续至所投资资产到期,过渡期内发行新产品应符合《指导意见》的规定。

 

伴随着我国监管和顶层设计的革新,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边界的确立,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下一次快速发展和腾飞奠定基础。


 

上一篇:资金管理三条原则—基本... 下一篇:资管新规对私募基金的影...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