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忻尚伦
形势真是逼人。
中国的证券公司正在寻找各种途径,把自己打造成具有现金沉淀功能的“投资银行”。金改实验室获悉,券商业首张“资金归集”牌照已经悄然下发,海通证券成为首家获得该牌照的证券公司。在此之前,唯有银行才能开展资金归集业务。
所谓资金归集,是指银行按客户要求将被归集账户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的业务。券商获得该业务牌照后,其客户便能将名下所有银行卡内的资金直接划转至证券账户。如此一来,资金归集牌照的下发,也将使得证券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大账户系统。
再往下,券商们设想的是,能将股票账户变为一个“超级银行账户”——除了具备银行卡的所有消费、支付、信贷功能外,还把股票账户、期货账户和资管账户集合起来,统一使用。
“现在券商除了存款,(银行业务里)就没有不能做的了!”一名商业银行人士对金改君愤愤地说。
第一步突破
按照目前监管规定,沪市证券账户仍为“指定交易”,即一个证券账户只能对应托管于一家银行。银证转账只能建立在一对一的银行与券商之间。
在获得资金归集牌照后,在海通证券开户的投资者,便能将其其他银行卡内的资金,直接划转到证券账户中,而无需再通过第三方存管银行。
所谓“第三方存管”,是指券商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交由银行存管,存取资金通过银行进行,而券商仅负责管理证券账户,以杜绝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的可能性。
据悉,海通证券与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联支付达成合作,其资金划转功能便是通过通联支付得以实现。“资金划转不限于交易时间段,7*24小时都可以进行资金划转。”海通证券相关人士说道。
不过囿于第三方存托管的限制,即便是获得了资金归集牌照,在进行银证转账时也只能进行单向操作——只能将资金从银行向证券划入,不能将资金由证券向银行划出。
券商想抢银行所有业务
多名资深业内人士此前向金改实验室表示,券商想做的,其实就是银行的所有业务,甚至更多。
打通资金划转通道后,券商们设想的是,能将股票账户变为一个“超级银行账户”——除了具备银行卡的所有消费、支付、信贷功能外,还把股票账户、期货账户和资管账户集合起来,统一使用。
与银行相比,竞争力最大的是其金融消费的属性。
以海通证券的互联网金融平台e海通财为例,出现了平均收益率高于普通银行的券商OTC产品(目前33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起点5万元);以及类贷款产品,年化利率8.6%的“新股申购”借款工具。
前者是高收益的非标准化产品,后者则是“类贷款”品种。
在银行理财产品嚣起的几年时间里,券商其实也空拿着代销牌照但无人问津,“资金通道的断流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于是,券商在这几年里拼命地在接通断掉的流转通道。
不断被边缘化的证券公司,于2012年开始进入“创新季”。资金账户,成为所有创新业务中最重要的突破口。
除了海通证券之外,国泰君安于2013年下半年率先接入了央行大额支付系统(HVPS),成为唯一一家接入HVPS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绕过银行的第三方存管,将证券账户直接与客户资金进行对接。
而由业内几家大型券商发起的“证联公司”,也在酝酿中。有媒体称,证联公司设立的目的,即为实现证券公司间资金的互联互通。
“银行也应该可以炒股!”
账户、贷款……券商小心翼翼地“踩过界”,对于资本金庞大的银行来讲,并不构成表面上的威胁。但在具体业务竞争上,依然有着很强烈的反弹。
在融资融券推出之际,就有商业银行人士提出“为什么券商可以做信贷业务”的质疑,并表示“既然跨界,银行也应该可以炒股。”
然而,类信贷业务,就此成为了券商的一大重点拓展领域,用股票做质押是其天然优势。“无担保、纯信用的借贷,也在研究中。”一大型券商透露。
另一名商业银行人士也愤愤称“现在券商除了存款,(银行业务里)就没有不能做的了。”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