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电子杂志
2013-07-11 星期四 农历六月初四 繁体版

中国财资管理网

您所在的位置:中国财资管理网 >> 案例解析 >> 正文

“抢存款”做假的银行迟早要出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5-29 13:45:34  来源:信托圈  作者:贺军
新闻导读:在业内人士称,银行过去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资金,但现在“三铁”早被废了,“买存款”、同业存放、资金池计划早就冲破了“三铁”行规。(B)加入实名QQ群交流:根据地域选择群号 → 申请入群:姓名+单位 → 管理员索取名片图片,验明正身。

        本文作者系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

  抢存款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熟视无睹而且竞相参与的做假游戏,金融监管部门完全知道这种行业内的普遍造假,但依然保留着作为摆设的“贷存比”管理不放,这不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吗?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迟早将引发中国银行业的大问题!

  中国的商业银行似乎有一个难以逃脱的“宿命”——拉存款。在贷存比考核、高资金消耗业务、规模导向的经营环境下,拉存款成了银行重要的生存法则。一旦存款规模扩张出了问题,对银行就是天大的事。

  央行此前发布了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其中,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546亿元,同比多减了5545亿元。在存款分类中,住户存款减少了1.23万亿元。随着6月临近,银行又到了一个关键时点——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点一线”的时点存款数,对于资金信贷“双紧”形势下的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去年6月,曾发生了震动金融市场的“钱荒”事件。由于一两家中小银行流动性困难引发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飙升,银行间隔夜拆借资金年化利率史无前例地达到7.47%,超过贷款利率近20%;7天拆借资金的年利率达8.83%,创造了四年来的新高。跨越6月30日的14天拆借资金更已超9%,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出50%。这让许多银行心有余悸:今年6月份国内银行业是否会重现去年的“钱荒”事件?是否会引发银行再度抢存款?

  抢存款是银行业心知肚明的游戏。每到季末,比如3月底,银行拉存款拼命冲规模、鼓肚子,4月份“自然流产”,肚子就要瘪下去,而下一季很快就来到,继续玩“鼓肚子——瘪下去——再鼓起来”的资金游戏,如此循环往复。一家农商行行长称,在一个城市,该行有时季末和下月初的存款,能倒挂上百个亿之多。

  在业内人士称,银行过去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资金,但现在“三铁”早被废了,“买存款”、同业存放、资金池计划早就冲破了“三铁”行规。业内人士称,银行有两大数字极为敏感,也特别容易造假,一是存款数字,二是不良资产数字,有时候,“领导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银行拉存款的招数多种多样,造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是培育了银行普遍的“做假文化”。银行为了在特殊时点抢存款,日息竟然开到了动辄千分之三到五的水平,这些钱在银行并不留下来,而是应付完考核时点,往往隔夜就走,这类存款被称为“一夜情”。这种弄虚做假的抢存款实际上形成了银行业内普遍的“做假文化”。二是无视存取自由原则。为了住存款,银行往往与客户软磨硬泡,遇有大额转取资金,想方设法死拉硬拽不放,客户正常取款需求得不到保证。有的银行甚至在网银系统上打“小补丁”,耍小聪明,搞小动作,限制客户划款额度和频率。三是以灰色手段拉存款引发腐败。在过度追求规模膨胀、对存款过度考核和激励的指挥棒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加大,一些掌握资金资源的关键人物容易被拖下水,在多个地方都发生过有资源的大客户被银行拉下水的事件。

  商业银行的抢存款“文化”在国内市场十分流行,大家都是见怪不怪。对于经营风险和诚信的银行业来说,对虚假做法的熟视无睹甚至普遍参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迹象。它不禁会引人质疑:商业银行除了在拉存款上做假,还在其他什么数字上做假?如果做假成为一种普遍的银行“文化”,那么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如何控制?实际上,金融监管部门完全知道这种行业内的普遍造假,但依然保留着作为摆设的“贷存比”管理不放,这不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吗?完全可以认为,中国过去的银行业监管是基于系统性的数据做假而进行的。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恐怕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来重新判断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以及银行业务与中国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了。

  抢存款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熟视无睹而且竞相参与的做假游戏,这种情况如果任期发展,迟早将引发中国银行业的大问题(安邦咨询)

 

上一篇:李克强的经济平衡术 下一篇:新三板常见问题解答
想快速阅读本站最新新闻资讯吗?点击右侧RSS订阅本站相关栏目新闻 打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