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大宗商品市场是最火爆的投资领域之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追踪22种在美国和伦敦交易的大宗商品的道琼斯-瑞银商品指数在2013年累计下跌9.6%,为连续第三年下跌。【查看详情】
昨日,国内大宗商品涨跌互现,跟踪大宗商品综合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收微跌。具体品种方面,有色金属全线收涨:铜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5.27万元,涨幅0.75%;锌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53万元,涨幅0.53%;铝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万元,涨幅0.47%;铅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44万元,涨幅0.35%。【查看详情】
2013年是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终结的一年,多数商品年度跌幅较大,其中黄金跌30%,WTI原油跌7%,伦铜跌幅也达到7%,农产品中小麦和豆油跌幅均超过20%。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亦全线走低,玉米领跌39.9%,小麦和豆油跌幅皆超20%。【查看详情】
标普500指数也45次刷新历史记录,最终以29.6%的涨幅成为1997年以来表现最佳的一年。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数据不仅让市场看到了日本经济的强劲复苏,更标志着日本经济正逐步走出15年来的通缩泥潭。【查看详情】
农产品方面,油脂类商品相对抗跌: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066元,涨幅1.1%;菜籽粕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2594元,涨幅0.43%;豆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6908元,涨幅0.26%。软商品则较弱势,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1.92万元,跌幅0...【查看详情】
上海钢联今日发布公告,公司拟与自然人高波合资设立上海钢联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暂名),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4000万元。公告显示,高波历任公司矿石部经理,现任公司铁矿石首席分析师、炉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并将出任新设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查看详情】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即将过去的2013年,大宗商品市场“寒意”依旧。众多分析人士预计,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使得此前市场持续上行的趋势逆转,但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大宗商品或仍可能再度强势,表现抢眼。【查看详情】
12月初,美国房地产、消费、制造业以及就业市场数据的全面向好,印证了美国经济的复苏趋势。短期而言,由于QE规模的削减将导致资金回流美元,从而实质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宽松程度,大宗商品市场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查看详情】
12月10日,美国通过了“沃尔克规则”最终版本。最近几年,关于国际投行操纵金属价格的说法在坊间盛传,在铝、铜、贵金属等品种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摩根士丹利上述人士还表示,国际投行退出大宗商品,还与金属价格行情有关。【查看详情】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通过吸引国外客户直接参与交易,将国际市场引入中国,逐步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为中国争夺世界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探索一条可行之路。【查看详情】
巴克莱银行(Barclays)周一(12月9日)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14年第一季度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不过由于当前价位已接近成本,料有助于限制价格跌幅。该行表示,“尽管当前商业信心有所改善,但鉴于短期众多的利空因素,预计明年大宗商品表现不会很高。【查看详情】
周四,德意志银行宣布,不断加强的监管压力对其大宗商品业务的利润形成冲击,将关闭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业务。德意志银行称将退出能源、农业、工业金属和纺织品交易业务,保留贵金属交易和大宗商品指数团队。【查看详情】
所属频道:风险管理
所属频道:财税管理
所属频道:投资管理